我校召开新学期劳动教育课程第二次备课会

4月28日上午9点,我院在仲明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成功举办了本学期《劳动教育》的第二次备课会议。通识学院院长倪亚丽、劳动教育中心主任刘志梅教授,与《劳动教育》课程的全体任课教师共聚一堂,就课程建设展开深入研讨。此次会议以劳动为纽带、融合现实实践与青年成长,试图进一步发掘出劳动教育的多条创新性实现路径。
会上,通识学院院长倪亚丽重点讲解了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具体的解决之道。她指出在教学开展方面要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察方式,既要夯实学生的劳动理论基础,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投身于校内的专业实践教学、技能竞赛中的专业实践性劳动,以及涵盖勤工俭学、义务劳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的日常生活性劳动之中。通过邀请优秀劳模、工匠代表和优秀毕业生等先进人物进校园活动,劳动教育课程可以借助榜样的力量,帮助学生树立起远大的职业理想、培养出职业素养、启发实践技能。
劳动教育中心主任刘志梅教授回顾了劳动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形态,深入地剖析了劳动在中国教育体系中一以贯之的重要地位。她强调当今的劳动教育不能等同于以往的单一理论知识或者简单的体力工作。她指出要将劳动教育融入到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个人修养之中,实现劳动教育全方位、全过程和全主体的巨大影响力,还要借助碧职院的学校平台以及企业特色逐步打造出一套独具特色的碧职院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开启参与式劳动教育理念与方法的大门,一定要使碧职院的劳动教育既有意义又有意思。
青年教师代表陈滢从自身的课程安排出发,将劳动教育具象为理论讲解和日常生活实践两大板块,她在劳动教育课程之中创新性地加入了如做饭、熨衣服一类的生活实用技巧。在陈滢看来,劳动教育课程的贯彻与落实离不开良好的劳动教育风气与意识的培养,以及学校各部门之间如何打通劳动教育的“关节”,建设出更加系统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的劳动课程。她认为劳动课程与学生工作相辅相成,高效可行的劳动教育同时也能够反哺学生工作。
文案:伍越
初审:张润樾
复审:刘志梅
终审:倪亚丽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